首页 > 论文范文

写观察日记多篇

时间:2025-07-07 07:12:50
写观察日记多篇(全文共10071字)

[导读]写观察日记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写观察日记 篇一

一、用拼音做工具,打好基础一年级第一学期,拼音教学一结束,教师就引导学生用拼音写词、造句、写日记,要求学生"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在单纯教学拼音时,通过让学生抄写纯拼音课文,既练习了汉语拼音的书写,又学习了写文章的基本格式,如每句话写完用标点符号,每段要另起一行空两格等。随着汉字课文的出现,小学写作教学沿着"拼音--拼音夹汉字--汉字夹拼音--汉字"的路子,绕过识字难关,提前写作。

二、用图画做桥梁,激发兴趣看图作文是培养初入学儿童具备观察客观事物能力的一个桥梁,是培养儿童提高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

1.整体观察,理解图意。观察一幅图画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即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或什么人在干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概括能力。

2.细致观察,合理想象,叙述图意。看图和观察客观事物一样,要有一定顺序。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言语有序,如按方位和空间顺序观察;按主次观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观察等。观察后引导学生叙述图意,依据画面联想前因后果、人物心理活动和语言等,这样,一幅图画就变得完整、连贯,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3.借助例文,从说到写。通过例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懂得:写事的记叙文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重点写事情发生的经过;写景的记叙文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变化,按一定的顺序描写;状物的文章,写小动物要突出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写植物要突出植物的特点、不同季节的变化。

然后引导学生仿照例文的形式"说",最后仿照例文的形式"写",引导他们领悟如何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事物由口述转为笔述,这样才能由读转入写,做到读说写结合。

三、挖掘生活源泉,启迪思路1.游戏表演、创设情境。好动、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我把游戏活动纳入了写作。在组织学生搞"捉迷藏"、"击鼓传花"、"传话游戏"后,接着引导学生把活动过程记下来。

写观察日记 篇二

[摘要]《新课标》对低年级写作提出要求:“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句子。”要让低年级学生写好日记,实非易事。首先,此年龄段的孩子观察分辨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更不足;同时本地农村学生方言较多,成为写好日记的一大障碍。针对此情况,分别从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遵循的原则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学生说与写的兴趣;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只要教师做有心人,选择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用心去观察生活,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写作水平一定会日益提高。

[关键词]写作训练 观察生活 生活素材 先说后写 课外积累

《新课标》对低年级写作提出要求:“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让低年级学生写好日记,实非易事。首先,此年龄段的孩子观察分辨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更不足;同时本地农村学生方言较多,成为写好日记的一大障碍。针对此情况,我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写日记,减少了难度,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一、指导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写作训练的重点,它往往分单幅图和多幅图。不管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教师指导学生写话时,首先要坚持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层次。先整体理解图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多幅图要注意画面之间的联系,大体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再抓住主要画面,重点指导,拓宽说的内容;然后整图或连图连句,说话写话;其次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化静为动,把画面变活。教师在指导写话时应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通过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行为过程等,使图画无声变有声,静态变动态。再次要提供句式或语词,坚持先说后写。学生理解图意、展开想象后,教师再要引导学生把图画内容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出来。这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句式指导,或启发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词语或有意提供一些关键词语,作为学生说话的“航标”。当学生说得比较流利时,再让他们把图画内容写出来,他们写起来才会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二、从“命题”日记开始

由于学生观察力有限,开始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其身边生活中寻找素材,统一命题写日记。如“新教室”“秋天的天空”“老师不在家”“演讲比赛”“下雪了”“他做的对吗”,使学生感受到写日记就是写生活中身边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到的。一段时间以后,学生不自觉地就会观察生活,从身边寻找写日记的素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和感悟能力。如近期写的“下雪了”“我家的新电脑”“摘山楂”等,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写出了真情实感。

三、从“说日记”开始

写日记之初,老师只告诉学生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做,由于学生各种经验少,不知如何下笔,也会觉得无话可写。此时,教师从学生身边引出素材,如学校刚刚举行防火演练。上课伊始,师问:今天我们举行了一次火灾逃生演练,谁说说,我们是怎么做的?师生共同规范语言表达方式。同桌再互相说一说,最后教师点题:谁愿意把今天防火演练的事写下来?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有了很高的写作欲望,很顺利地完成任务。写完后小组内互读,订正,使写的日记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四、指导学生丰富日记内容

1.写观察日记。一天的课间操,我发现天气晴朗,天空蓝蓝的,飘着朵朵白云,这正是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好时机。等课间操一结束,我让孩子们留在操场上,问他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秋天!”接着我又问:“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引导学生说今天的天气晴朗,师继续:“大家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学生有的说天上的云像棉花糖,有的像雪山……上课铃响了,题为“秋天的天空”的日记也布置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争先恐后,绕有兴趣地写起来。效果出奇的好,其中有个孩子最后写到:“我多想到白云上边去玩啊!”只要老师巧妙引导,孩子丰富的相像力就像长了翅膀。

2.我还指导孩子们写各种内容的日记,如信息日记、摘录日记、学习日记等丰富多彩的日记。

五、大量阅读课外书,勤做摘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脑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写作起来才能一气呵成,笔下生花。因此,我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及午读时间大量阅读课外书,丰富自身的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同时要求他们摘抄好词好句,并做好督促、检查,定期开展“摘抄好词好句之最”评比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积累材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处隐藏5456个字……活为本源。习作回归生活就要教学生养成平时留意生活的习惯,督促学生去主动地关心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促使他们去观察,去思考。我曾苦苦思索让习作回归生活的方法,深深体会到:作文材料的积累,功夫在平时,而不在作文课上;语言的吸收,功夫也在平时,主要靠阅读。有了这“今天以前”的积累,写作文时方能水到渠成。“日记是生活的镜子,是心灵的独白,能最真实的表现自我”。所以我认为:要解决作文中遇到的困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鼓励学生写日记。

1动用身体感官,写简单的生活日记

写日记是一种练笔活动,罗丹也说:“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因此,我让学生“口说我心,手写我口”,要求学生调动全身的感官去发现、感受生活,把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尝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只要真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求看着低,在第一个月,着实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由于还没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拿起笔却不知些什么,学生大喊头痛。都说一个好习惯要21天养成。过了这艰难的适应期,学生便习惯了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记下来。如邢蕊同学在四年级时写的《第二名》便记下了发卷子时的感触:

我赶上前去问:“杜老师,我考的咋样?”杜老师看看我,说:“挺好的。”这我一听,心里这块石头就落地了,我想,但愿前七名呀!……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杜老师的一句话发卷子。我无比的激动。我想:我必须认真听第五名、第六名和第七名,可我刚想完,老师叫道:“邢蕊——97。”我一听,第二!马上飞到前面,领上卷子,回位,不停地做出“V”的手势。

2细心观察,写细腻的生活日记

随着年龄的增长,观察事物也不仅仅局限于用眼、耳、鼻等感官,习作也不能仅仅只是一个框架,我们要学生写出有血有肉,生动耐读的文章,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用心去观察。怎样细心观察?说着容易,实施起来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提高观察事物的要求,如以前写“我说”,现在就要写“我说”也就是对人或物进行细微的观察。在我的要求下学生的心思愈来愈细腻,并逐渐落实到写作中,当然,也有反应慢的,怎么办呢?我实施了日记宣讲,把好的、差的日记都读给大家听,让学生品评好的好在哪里,差的差在哪里。学生通过对比,明白了自己文章的缺陷,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自然提高了写作水平。注意的是:宣讲前,教师必须明确,不评好坏,只为学习、提高作文水平。否则写作差的学生是不会主动读的,强读只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3用心体会,写鲜活的生活日记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人家怎么写,我也怎么写,就变成了生搬硬套。要把别人的指点化成自己的领悟,才能真正受用。”前两个阶段其实就是对学生感知能力的训练,其中少不了生搬硬套的东西,写的再好,那只是在描述生活。要想让文章耐读,那需要“我手写我心”。这需要学生不仅会观察生活,还要用自己的心灵去诠释生活,赋予生活以生命,这样的文章自然鲜活。如高铸成同学的文章《可恶的蚊子》,就以自己的风格生动的描述了一场人蚊之战。

它像一架轰炸机在我的上空盘旋,我没把它当回事,确切的说,我是懒得动它,否则啊,它早到九泉之下见它老祖宗去了。它见我不理它,便更加嚣张,摇身一变成了吸血鬼,落到了我的头上,真是得寸进尺的家伙,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看看是不行了,“乖乖就擒,我让你死个全尸,否则,我让你尸骨无存!”它也许察觉到了危机,从我的头上飞了起来溜走了。我想算你识相,今天我就饶你一回,下次若再让我碰到,哼,少说也得让你脑袋搬家。可它偏不领这个情,又跑到我这来撒野了……

写观察日记 篇七

写一则观察日记。要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要写自己最想写的。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习作指导】

记录观察人、事、景、物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就是观察日记。写观察日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积累知识,提高作文水平。

会观察,才会写观察日记。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们都乐意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听一听,想一想,试一试,这就是观察。生活中,谁会观察,谁就有发现,谁就会有写不完的故事。请看:

花坛里种着一棵美丽的月季花。它那墨绿色的枝条又细又长,上面长着一个个暗红的小刺。我用手轻轻碰了一下,啊,真痛!小刺又尖又硬,好像在提醒我只许看,不能摸。枝条上绿绿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有软软的锯齿。枝头开放出一朵朵鲜艳的花,粉红的花瓣一层叠一层,簇拥着金黄的花蕊,花蕊顶上沾着花粉,散发出阵阵芳香。蜜蜂伴着花朵唱起了“嗡嗡”歌,跳起了圆圈舞。月季花看着边歌边舞的蜜蜂,笑得更欢了。

读着这段话,小朋友仿佛看到了怒放的月季花。这就是作者仔细观察、善于想象的结果。你看,作者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观察:用眼看,不光看清了花的颜色,连绿叶边缘的锯齿状也看出来了;用手摸,使自己感到枝条上的小刺硬而尖;用鼻闻,闻到了花的芳香;还用脑想,小刺仿佛在提醒“只许看,不能摸”,把蜜蜂边叫边飞想象成边歌边舞,多美呀!可见,观察是写观察日记的基础,是这次作文的重要环节。

写观察日记 篇八

观察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思维活动和知觉活动。除了教育学生利用有效的观察方法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之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思维”的能力。观察活动表面上看起来是利用感官或工具去“看”去“量”,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观察的过程更是大脑思考的过程,观察的目的并不是要知道你看到了什么,而是要将观察到的现象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比较。还是以观察鲫鱼这个案例来说明。布置学生观察鲫鱼的外部特征,鲫鱼的体型、颜色、侧线以及鱼鳍这些显性特征都很容易通过感观获得,但是要将“直观的观察”上升为“逻辑性的观察”,不能一直停留在“看到了什么”这个阶段,而是要教育学生多问“为什么”,不妨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鲫鱼的体型和颜色对它生活在水里有什么帮助?鲫鱼的侧线有什么用?鲫鱼的鱼鳍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观察日记———提升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

生物观察日记属于一种专题式的日记,主要用来记录学生对生物学习过程中对某种生物现象进行观察的过程、变化、结果和体会。通过培养学生写观察日记,能加深学生对被观察对象的理解,同时能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另外,长时间坚持写观察日记,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所学的生物学的资料,从而为学好生物奠定扎实的基础。在训练学生写观察日记的过程中,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准确表达又不失规范生物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写生物观察日记是学习生物知识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准确和严谨是观察日记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所谓准确,就是在记录观察现象和数据的时候,应尊重观察实际,用规范的计量单位和符号、准确的词汇、精确的数字来记录观察结果。用一些约数、概数或者模棱两可的描述,都是有违观察日记的基本要求的。例如,记录一棵大树的高度,有多少米就应该说多少米。如果借助于测量工具的话,更是应该有精确的结果并记录下来。但是仅仅把它说成“像巨人似的”或“耸入云端”,读者就无法了解它究竟有多高,也就缺乏了应有的“严谨”的态度。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写观察日记多篇范文。

《写观察日记多篇(全文共1007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