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卓越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卓越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一为期四天的新课程培训结束了,它让我对数学新课程、新教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自主、有效的课堂是我们经历新课改中的每一位老师所追求的,但这其中需要我们必须明白:我们要教“什么”。教材仅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部分内容,它所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是静止的,没有先后层次的。同一版本的教材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班级的孩子,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在把握课标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去超越教材,补充教材,赋予教材“生命”,从而达到合理的利用教材。
从徐丽霞老师的“自能教学法”的教学视频中,李玲老师的演讲中,赵国防老师灰谐、幽默的言谈中。我深深感受到这些名师课堂的魅力。在他们的课堂上都体现着“学生能说的的老师不说,学生能讲的老师不讲,学生能理解的老师不帮”的思想;注意学生学习习惯与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他们课堂教学的另一大特色,在课堂上他们做到了创新与传统的完美结合。用徐丽霞老师的话来说,他们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会学习、会表达、会交流、有能力、有气度、能自信面对一切的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思想碰撞、智慧共生的活动过程。首先我们要抓住本节课教学的“核心问题”,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呈现一个真实的课堂。其次,我们应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享受主动思考的权利,平等地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使学生想学,以至于会学。
张厅长说过:让学生尽量多地做具有智慧价值的作业,做更多的需要动脑动手、需要亲历亲为的学生喜欢的作业。回头看一下我们所设计的作业是什么样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有导向作用吗?名师们的做法给了我们最好的回答:作业要做有用的,它是老师精心设计的具有活动性,实践性的,是课内外具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任务。
课改进行到今天,我们面临了太多的改变:教材变了,教法变了,我们又该怎样去改变?专家们用同一个声音告诉我们:读书,读教育理论专著,读各科的教学研究书籍;动笔,写教学札记,写读书笔记。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使我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借用李玲老师的话来说,那就是:投入。
卓越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二这次有幸参加了世界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培训,短短的五天培训收获满满,快乐多多。到了培训的最后一刻,大家都还依依不舍,不愿离开,因为在这五天里,我们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的知识还有老师们的敬业精神。
首先,三位老师都很可爱,虽然年纪都有50几了,但是一点也看不出年纪,风采依旧,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可爱,让我不能不喜欢他们。这和他们的心态是离不开的,对于孩子的犯错,他们不会死抓不放,真正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解决问题,所以音乐课都成了孩子们快乐的天堂。回想自己的工作状态,经常会死脑筋,不能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结果孩子没在我预期的阶段完成目标,我就会进行强压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孩子不高兴,我也不高兴,自己还心想着怎么就学不会,不应该不会啊?却没想过他们还是孩子,学不会不是应该的吗?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也是一样,遇到事情不懂得往好的地方想,难怪自己要长白发了,应该都是愁出来的。所以这次三位老师包括刘老师都是我学习的对象,首先从心态上我应该努力去改变,让自己也变成一位可爱的老师,快乐的老师。
其次,三位老师的敬业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好好学习的。她们从孩子的快乐出发,用心在做教育,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渗透,巩固。孩子在音乐课中体会到了快乐,才能真正的爱上音乐,从而愿意学习音乐。回想自己的音乐课堂,都是要求孩子要唱会歌,学会知识点,而忽视了孩子的快乐,我想如果能换个角度进行教育,真正从孩子的快乐出发进行教学,很多知识就迎刃而解了。培训中,姚玉娟老师就和我们说:“音乐老师的嗓子是很宝贵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保护好嗓子,我的课堂中也会有很多调皮的孩子,管不住自己的孩子,那我从来不用我的嗓子来约束他们,我都是用我的手势来告诉孩子们,每节课我会给孩子们三个音乐游戏,当我伸出一个手指,那么一个游戏没有,如果我伸出三个手指,那么三个游戏都没有了,而且一定要说到做好,如果三个手指都伸出来了,那节课绝对就没有游戏。”这其实是一个保护嗓子很好的办法,让孩子自己约束自己。回想自己的合唱队,我其实也应该制定一定的规则,说到做到,不至于每次排完合唱,我的嗓子就连话都说不出来,我的课堂也是一样,我想,这些专家们的很多方法都是可以借鉴到我的音乐课堂中的,可以让音乐课上的既轻松快乐又丰富多彩!
最后,我分别谈谈三位老师给我们展示的课例的一些感想。姚玉娟老师的柯达伊教法融合,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柯达伊手势和节奏训练。这次培训中,跟着姚老师一起做手势,让自己的手势也熟练了不少。曾经看到过日本的孩子边演唱歌曲边做柯达伊手势,当时就想这些孩子太厉害了,变化的那么快,手势居然能一点不错的做出来,证明这些孩子对这手势已经非常熟悉了,平时的音乐课堂中肯定也是一直在运用,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柯达伊手势我自己本身接触的不多,在课堂中用过一些,(☆www.)但后来又没有坚持下去。声音是听觉的艺术,它没有视觉的形象,如何让孩子通过视觉形象来感受音高的概念,我想柯达伊手势是最好的教学手段。它通过直观现象的手势变换,来帮助学生区别不同的音高,从而形成正确的音准概念,然后把音正确的唱出来。当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掌握了柯达伊手势,对合唱教学的辅助作用也是很大的,平时的合唱训练中,我都是提早告诉孩子你们要唱什么音,如果我运用手势来训练孩子的和声,既方便又能很好树立孩子的音高概念,如果坚持训练,我想孩子的音准肯定会越来越好!
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节奏的训练也是非常的扎实。她通过一个形式变化出不同的游戏,也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进行节奏的训练,我想这需要老师真的很用心的在进行教学研究。比如,她用包装丝袜的纸板画上嘴唇,来提醒孩子要用怎样的嘴型进行演唱,用她的话说既做到了废物利用,而且自己需要怎样的嘴唇就画怎样的,又生动形象。从这也可以看出姚老师是一个对生活很有心的老师,如果换成是我,肯定就把纸板一扔,哪能想到纸板还能作为他用。她还在吸管的一头粘上细细的须须,在吸管另一头吹气,须须就会随着气息流动而转动,通过比赛谁吹的时间最长来激发孩子在平时练习气息,不但气息得到了练习,而且孩子们还很愿意来玩这个。一个简单的传笔过程,如果是我肯定是发下去大家往后传,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肯定是叽叽喳喳边传边说话,而姚老师是通过唱歌拍节奏的形式一只一只的传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要非常专注的唱歌,拍节奏传笔,哪有时间来说话啊,不但歌曲复习了,节奏也巩固了,孩子的注意力也得到 ……此处隐藏6568个字……程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课程原则,适合和满足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形成了一系列特色的课程,并让课程始终扎根于文化的土壤中,深受学生喜爱。如汉沽一小少儿版画特色课程,在少儿版画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内涵,民族精神为筋骨,国际视野为高度、素质提升为核心的原则,把少儿版画艺术作为培养民族化与国际化相融合的一代新人的抓手,重技能学习,更重文化熏陶。又如津南实验小学的绿色阅读和随笔化作文特色课程:在孩子生命的深处埋下求知的种子,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慢慢的酝酿、发酵,最后转化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绿色阅读和随笔化作文课题的研究,提升了学校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文学水平,熏染了学生的心灵,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教师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载体,必须树立新教育观念,发挥全体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提升学校文化的品位。校长怎样看待教师,对形成教师文化至关重要。在我眼里,教师不是工具,不是资源,而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们希望专业有发展,教学有成效,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信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知识分子,他们渴望“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期望拥有开明的校长、宽松的环境和创造的天地。为此,既强调团队合作,又保持个人风格。因此,对教师的管理,除必要的规范性制度外,更多的是激励性制度,是指导和引领。所以,学校一贯强调教师读书,注重专家引领,开展同伴互助,力争教研同步,尤其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与效益。我深切的感受到,课堂教学是“求真启智”的重要阵地,也是德智交汇的重要渠道。教学改革关注德、智有目的交融,无痕迹交融,有规律交融,是智慧教学的追求,是智慧育人的体现,是德育有效性的关键所在,为此各教研组关注基于教学道德、教学智慧育人的教研组文化与教研文化的生成,探究以“教学智慧”促进“育人智慧”的规律。
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终身与学习为伴,更何况是教学校长。“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强教先强师”。我们正处在中国教育发展变革的关键时代,虽然目前中国教育问题众多,矛盾重重,但牢骚抱怨不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冷静客观的看待问题,辩证的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个人而言,也许不能改变大局,但自己的学校,我们可以自主。这次的教学校长培训,三位校长孜孜以求,不断超越的办学历程和办学业绩,是最贴近最好的活教材,我为有这段学习经历感到自豪,同时也不断勉励自己,以三位校长为榜样,在教育领域努力耕耘,造福百姓,为蓟县教育做出贡献。
卓越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八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中,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同时,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避免教师的讲解成为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真正做到对学生的见解进行评价和引导,恰如其分地进行精讲提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课题研究的实验阶段,我认真学习了新课标内容,参阅名师教案,与其他教师互相交流,深入体会精讲提升对课堂效率提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我深入文本,抓住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及时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刻的体会。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反思,我不停地进行思考,在面对课堂生成的。时候,怎样能有效地将精讲提升切入。带着这样的思考,我进行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教学展示,现以课堂教学为例来说明我对我的课题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聚焦文本,吃透课文
文本是我们课堂的依托和媒介,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感悟来达到语文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只有教师吃透文本,掌握课文的精华,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授课,学生们才会产生多样的课堂生成,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抓住关键点来进行重点点拨,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校的。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中,我通过多次阅读思考,结合网络搜集资料和教师用书,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在本课教学中我首先抓住“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这两句感叹句,让学生根据文本质疑,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在感情诵读、角色体验、情境想象、联系生活等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中感受德国风情,体会异国文化,领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二、方式多样,调动思维
在新课程引导下,我们越来越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相较于单一的教学方式确实更吸引学生的眼光,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精讲提升主要集中在老师的“精讲”,目的是带着学生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答疑解惑,那么如何把精讲完美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达成我们的教学目标,或者说,如何让学生听我们讲,我觉得这也是作为我的课题研究需要关注的一点。只有把学生的目光和兴趣抓住,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重点点拨结合,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中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的讲授中,我灵活采用“欣赏画面入境,品读
想象中生情,深读积累中拓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课文,做到读中有体验,读中有所悟,使学生在课堂上大有收获。在具体操作中,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句的揣摸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紧扣“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这两个词,引导学生想象,在此基础上出示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入情入境。在品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更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读,在品读中悟情。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用心触摸,透过文字背后,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以及之后的角色体验,深入读书,都在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场面情境。此时,学生看到的就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画面、情境了。
三、注意点拨,开启智慧
精讲提升的关键点在于“精”,抓住点引导学生去深入,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讲解,使理解更深化。在让学生谈了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的理解后,我说到:“你们精彩的发言让老师想到了一个词:舍得。有舍才有得,我们虽然舍弃了看自己的花,但走在路上的时候却看到了更多的花,而且当你从自己门前走过的时候,也看到了自己的花。”接着我又提问: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现象。孩子们畅所欲言,班级轮流值日、班级图书角??大家感触深刻,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了真实的感受。
有效的精讲提升,关键点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语文素养,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我们只有将理论学习和实际的课堂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努力,才能使精讲提升达到真正的效果,成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卓越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