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火车的故事》课件(多篇)

时间:2025-08-10 07:10:56
《火车的故事》课件(多篇)(全文共8382字)

【摘要】《火车的故事》课件(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火车的故事》课件 篇一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揭题: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课文是写什么的?火车会有什么故事呢?

2.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

3.听录音,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了火车的什么故事。

(二)联系插图,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二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飞驰而过”是什么样的。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的样子。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段。

(1)这段有几句话?

(2)第一句讲的是什么?(小明查了许多书)

(3)第二句讲的是什么?机车就是火车头。指出第一幅图上的机车。引读:老师读小明的问题,同学们读答案,读出明白的语气。

(4)读读第三到第六句,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蒸汽机车(第二幅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炭,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气,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教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上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靠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第三幅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

(5)指导朗读,读出夸赞的语气。

3.学习第四段。

(1)指导学生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是早上,“至”是到。合起来就是──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2)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4.学习第五段。

(1)爸爸还说了什么?指名读,其余同学标出不懂的地方。

(2)“海拔”是什么意思?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3)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4)指导朗读,读出赞叹、佩服的语气。

5.学习第六段。

(1)自由读第六段,说说小明做了一个什么梦。

(2)指导感情朗读。

(三)读全文,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教读识字口诀,抽读卡片,识记生字。

3、指导书写:动、发、成。

(四)实践活动

你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车是什么样的?展开丰富的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准备交流。

《火车的故事》课件 篇二

一、说教材

《火车的故事》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于科学知识专题。本文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的常识性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二、说学生

一年级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喜欢问为什么,爱看《少儿十万个为什么》、《儿童千百问》等科普类读物,对一些科学知识很感兴趣。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他们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已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小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更多机会表现自己,帮助他们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学会与人交往。但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还是短缺,好动,好玩,老师要及时灵活地调控课堂。

三、说目标

在一年级起步阶段,识字、写字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观察、发现、交流。低年级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还能读出感情来。老师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一年级小朋友对科普知识感兴趣,但由于人生阅历浅缺,生活经验局限,他们在认识火车种类,感受我国铁路建设成就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教学,我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 认识“郊、列”等14个生字。会写“成、晚”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感受我国铁路建设的科技进步

其中,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积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生活认知与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受科技进步。教学难点是: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从重点入手,层层推进,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四、说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展示,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最喜欢形象直观的事物。新课开始,老师用课件展示形态各异的四种火车图片,这样一下子就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学生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是本课的学习难点。刚开始,老师就让这四种火车与学生见面,使学生对火车的种类有一个整体感知,这样就能使难点易化,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引导孩子学会有礼貌地和小火车打招呼,说出它们的名字,让品德教育顺其自然地融入语文教学当中。

(二)初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

学生应该充分与文本接触,多读书,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一年级的小学生读书时还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引。老师应该在每一个读书活动中向学生提出不同的读书要求,让学生每次读书都有所得,不断学习、掌握朗读方法、技巧!初读课文部分,我让学生读文两次。第一次要求是: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第二次要求是:朗读时做到“四不”即“不错字,不落字,不添字,不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两次朗读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先易后难,要求清晰明了,让学生易于执行,达到训练效果,提升朗读技巧!

(三)自主学习生字

生字以生字宝宝的课件形式出现,让学生愉快地与生字见面,认读生字。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等。老师创设情景,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积极性。在反馈交流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评选出识字小能手,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以后更主动地投入到识字学习里面!

(四)指导书写

老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说说哪个字难写,怎样才能写好!然后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提醒,在训练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接着学生试写“成、晚”两个难写好的生字,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指导,挑选出典型性的作业,然后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集体评 ……此处隐藏3918个字……p>五、教师小结

《火车的故事》课件 篇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郊、列等14生字,会写名、发等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指导学生了解火车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自豪感。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会所需认写的生字。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说话,导入

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几位新朋友,如果你认识他们就有礼貌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课件出示形态各异的火车。学生看图有礼貌地打招呼。

2、他们要给我们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板书课题:33火车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情况。

齐读,分组读,抽读。

3、听老师范读,标出自然段,想想课文讲火车的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认读情况,并适当地给予帮助。

3、反馈:

(1)你觉得你能为大家读好哪一自然段或哪几句话?学生自我推荐读课文。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小组竞赛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鼓励学生再读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擂台赛: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理解重点词语飞驰而过夕发朝至世界屋脊创举等)。

4、课件展示:蒸汽机火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课件展示,教师简单介绍,帮助学生理解。)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要书写的6个汉字。认读要书写的字,并组词。

2、怎样在田字格中写好这6个字呢?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写要求。

3、反馈,指导。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你们想象中的新型高速火车是什么样的,展开丰富想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列未来的火车,画下来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仔细听读,看看他读的怎么样?

二、复习生字词

我们上节课学会了许多的生字,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你能用它们来组词吗?

三、结合插图,边读边想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理解飞驰而过。可以播放火车疾驶而过的场景,也可以把自己的手当作火车,演示飞驰而过的样子,集体做动作感受。

2、读第三自然段。

(1)读了这个自然段,你了解了什么呢?

蒸汽机车(课文第二幅插图上的车头就是蒸汽机车。它烧煤,从上面的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内燃机车(它烧汽油、柴油或煤油,不会产生多少烟。)

电力机车(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电力机车的车顶有电线。它行驶时下面是两根铁轨,上面靠电线提供能量。)

磁悬浮火车(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火车,速度快,接近普通飞机。这种火车只有中间一根铁轨,最特别的是:它是浮在轨道上的。课文第三幅插图画的就是磁悬浮火车。它在日本、德国很常见,我国正在研制中。)

3、自读第四、五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1)理解夕发朝至:夕是晚上;发是出发;朝指的早上;至是到来。谁能把词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晚上出发,早上就到了。)

(2)爸爸还说了什么?

(3)引导理解不懂的地方。

如: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出海面及山势的剖面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海拔。青藏铁路指从青海到西藏高原的铁路,那里海拔特别高,平均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

(4)指导朗读,重点读好长句子:我国正在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4、朗读第六自然段。

你也想驾驶火车吗?你想驾驶什么样的火车呢?

四、拓展练习

如果现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位高级设计师,如果让我们来设计一款新型的火车,会是什么样的?把你上节课设计的火车拿上来展示展示!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五、布置作业

你想做一个小发明家吗?用你灵巧的小手创造一个小发明,研制一个小作品好吗?

《火车的故事》课件 篇七

一、引入:

播放《火车开了》歌曲,学生跟唱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文章。(边说边板书课题)你将会了解到更多关于火车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不会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帮忙。

2、检查识字情况。

3.再读课文 要求:读通顺读后标好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一)直接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师:小明和爸爸去郊游看见一列火车飞驰而过,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是靠什么带动的呢?小明感到很奇怪,在爸爸的鼓励下,他查了好几本书,终于找到了答案,你们想知道答案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2:读后你知道这么长的火车车厢是靠什么带动的呢?(机车)

读句子: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是靠什么带动的呢?

原来一节一节的车厢是靠机车带动的。

3问: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什么了?

生答: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教师简单讲解

4出示句子:这样的火车速度快、污染小、真称的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学生读

5问:这样的火车指的是哪样的火车?

再读句子。

师小结 火车越来越先进,外形也越来越美观。我国的也正在迅速发展。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你知道什么了?

(火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2问:你使从哪看出来的?(提速、夕发朝至)

过度:我还听爸爸说什么了呢?

(三)读第五自然段

1边读边把不懂的问题画下来。

2学生提不懂的问题

3指导朗读:带着佩服之情读这个自然段。

过渡:这天晚上小明做了一个梦,梦见什么了呢?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们想不想当设计师来设计一列火车?

作业:设计火车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火车的故事》课件(多篇)范文。

《《火车的故事》课件(多篇)(全文共838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