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校风建设方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树优良学风 篇一“树优良学风,展班级风采”班级文化建设评比活动方案
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为创建书香校园;美化、净化校园环境;提升办学品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渗透班级、校园文化的教育化功能。班级文化墙版面布置总体要有教育性、观赏性。
二、活动筹备时间:2月14日——3月1日
各班主任老师和科任教师、学生积极准备,开拓思路,布置教室。
三、现场评比阶段:3月2日学校领导及各评委现场打分,计算各班成绩。
四、总结阶段:3月6日
学校针对评比检查情况,在教师例会公布各班成绩,对先进班级进行奖励,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五、班级文化布置要求:
1、学校统一设计的墙面为前黑板左“班务栏”(初定名),前黑板右统一每天挂语文老师练字小黑板。后黑板右“优秀作业展”(初定名),班级自行设计的墙面为后黑板左,及南北两对应墙壁。
2、班级黑板上方为各班设定的班风班训,班级墙面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体现班级班风特色。构思、设计班级的布置,力求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在墙面上可以设置 “小小书法家”、“小小画家”、“每周一星”、“我真棒”、“学习园地”“纪律卫生评比台”“艺术天地”“英语角”“成长的足迹”等区块,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相互之间学习。各班主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行设计。形成“一班一亮点、一班一特色”。
3、班级布置形式上要新颖、活泼、美观、大方,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年级特点,注意突出知识性、趣味性、鼓励性、教育性、实用性。
4、教室环境布置要注意整体协调,布局统一。
六、评分细则如下:(总分:10分)
(一)主题与理念(满分6分):
1、设计思路,主题鲜明,整体设计体现班级特色,彰显班级文化内涵。
2、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内容设置有评比、有展示,富有教育性、激励性,实用性能鼓舞人。
3、色彩搭配协调。教室整体布置协调一致。
4、栏目外观设计活泼、美观。
5、剪裁精致,张贴整齐,无翘边翘角。
(二)环境创设(满分4分):
1、教室整体环境:整洁的地面环境,美观的陈设布置,个性化的园地专栏(图书角、书香园、争章栏等)。图文并茂的黑板报设计,清晰、美观,宣传效果突出。使学生的心理上感到安全舒适,更起到陶冶性情、激发美感的作用。
2、教室卫生达标,桌椅及卫生工具摆放整齐,天花板、墙壁无蜘蛛网、痰迹和废旧张贴,电扇、灯管等无积尘。楼道、地面清洁干净;桌面、窗台整齐干净;班内的卫生用具统一放到适当位置。
七、奖项设置
按年级组根据得分名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本次活动比赛结果将纳入班主 任考核;室内地面、墙面卫生差、物品摆放杂乱的一票否决。
八、评委小组安排:
组 长:吴亮
组 员:教导处、少先队、教研组及相关老师。
大垛中心校小学部
2012-02-10
校风建设方案 篇二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开展校风建设年活动要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教风 团结 奉献 务实 创新”为校训,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尊师、守纪、文明、好学”和学风——“勤学、好问、善思,多练”。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文明校园,形成良好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XX年是我县校风建设年,我校将围绕“教风 团结 奉献 务实 创新”的校训,大力开展校风建设,力争在我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到以领导作风带教风,以教风促学风,以良好的作风、教风、学风兴校风,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校风建设。
①在创建特色校—绿色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认识拓展思路,向培养名师、创建名校的目标奋斗,使我校的绿化上档次、美化上品位、净化保经常、文化有底蕴、管理民主科学,处处彰显平安、文明、和谐的良好校风。
②大力培养全校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领导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学校的发展以教师为本的思想;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重大事情公开透明、照章办事、赏罚分明。凡涉及教职工年度考核、评先选优、职称晋升、工资奖金分配等涉及教职工利益的事,都要通过校务公开栏进行公示、接受监督。从而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将学校的决策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为校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
③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为学校校风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2、教风建设。
①找准问题、摸清底子。学校要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摸清找准目前我校在教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措施。
②坚定不移地坚持对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提升两手抓,突出骨干教师培养这个重点。
③进一步开展“传帮带”活动,搭建学习提升发展平台,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通过专题讲座,名师引领,理论学习、教学实践、校本教研等形式,着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努力造就一支“理念新、勤学习、讲奉献、能吃苦、善合作、争一流”的教师队伍群体。
④发挥典型引路,榜样示范的作用,通过表彰优秀、宣传模范、树立典型、师德演讲,激发激励全体教师自觉履行职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⑤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加强对教学过程中的备课、讲授、答疑、辅导、作业批改、考试、质量评价等各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确保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落实。
⑥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岗位练兵、集体备课、听、说、评课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⑦广大教师要努力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真心关爱学生、真诚帮助学困生,不歧视、不侮辱、不放弃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学生、尊重家长,克服重分数、轻育人的偏面做法,让每位学生在老师的关心与信任中健康成长。
3、学风建设。
① 全校上下都要遵循“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和“校园无大小事,事事皆育人”原则,进一步明确德 ……此处隐藏10001个字……家庭、学校教育影响的一致,二是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的一致,学校要十分注意控制和协调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各种影响,利用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发挥学校教育在校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使不一致的教育影响转化为一致性。此外,抓校风建设时,还要处理好几个关系:(1)政治与业务的关系。要做到政治和业务相结合,克服“两张皮”现象,校风建设应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规律,做到“治学”、“治校”和“做人”的有机统一。(2)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校风建设应当在继承前人治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按照现时代的要求,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发展。(3)教育和管理的关系。良好校风的形成,除了正面教育引导外,必要的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也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和管理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校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教育,形成健康的舆论。校风建设的意义、内容和要求要人人明白,加强教育。鼓励师生为建设良好的校风而共同努力。要抓好理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立志成才的远大理想,促进他们把远大理想化为勤奋学习的动力。要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通过舆论的力量,提高全体人员的认识水平,激励他们为建设校风、维护校风而勇于抵制和谴责不良的言论和行为,激发师生爱护学校、建设学校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要重视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可通过校史展览,校友返校报告,校庆纪念活动等树立师生员工对自己学校的光荣感和自豪感。邀请专家、英模来校作报告,帮助师生认识人生的意义,培养师生的进取心。
2、干部、教师在校风建设中起带头作用。要抓好干部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诸方面,要求各级干部在校风建设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良好的干部作风主要内容是:树立全心全意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民主,公道正派,知人善任,团结同志,工作既雷厉风行,又扎扎实实,有开拓创新精神,胸怀全局,开拓进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关心群众,帮助师生解决实际问题。
教风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作风,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技能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它直接影响到教师个人与集体的教育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成绩,是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良教风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忠于职守,管教管导,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治学态度严谨,教学态度端正,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质量。良好的教风对学生有极大的积极影响,不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着他所崇敬的教师。
培养优良教风的基本途径是:(1)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过硬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育教学技巧、高超的管理能力是形成良好教风的基础。(2)要依靠教师办学。对教师在政治上信任、工作上依靠、业务上尊重、专业上培养提高、生活上关心照顾,是形成良好教风的保证。(3)根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师参与的前提下,制定学校有关教师工作的管理制度。(4)学校领导作风民主、知人善任、坦诚大度、以身作则,做教师的楷模。
3、以学习为中心,培养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学风是学生集体或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稳定性的态度和行为。优良学风的主要表现是:学生勤奋学习,尊敬师长,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互相帮助,举止文明等。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在学习质量上要严格要求,决不能降低标准,在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上要严格训练,不能敷衍迁就。学风的培养既要靠教育,讲明道理,提高认识,更要靠实践和严格训练,使之养成习惯,变成自觉的行动。只要两者结合起来,长期坚持下去,就会见成效。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风的条件,也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因此,良好校风的形成,必须从树立好的班风抓起。班风是班级中大多数同学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意志情趣和精神状态的共同表现形式,是学校领导、老师、班主任和学生某些共同的重要心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班主任起主导作用。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培养良好班风的基本要求是:(1)抓好班集体的建设。选好班干部,把学生中热心班级工作、品学兼优的积极分子选进班委会,使他们成为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制定者和实现目标的带头人,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集体核心。(2)树立榜样,形成正确的舆论。(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团队活动和文体活动,使良好的班风在学生的集体活动中形成和发展。(4)制定以学生守则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纪律和班级公约,并形成检查、评比和考核制度。
4、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管理。要健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如《学籍管理办法》、《课堂规则》、《实验室规则》、《考场规则》等等。不仅要有对学生方面的规章制度,而且还要有对教师方面的规章制度,如《教师工作规范》、《监考规则》、《奖惩工作规定》等。有了规章制度,还需严格执行,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使他们的言行符合优良校风所要求的规范。
5、培养典型,树立榜样。培养和树立个人和集体的先进典型,使用榜样的力量,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有重要意义。模范的干部、优秀的教师、“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都是广大师生员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先进典型的作风,对形成良好的校风十分重要。实际上良好的校风,就是许多典型作风的扩展和积累。因此,学校领导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在全校各个部门培养一批先进典型,这些人成为全校师生员工的榜样,他们所起的示范作用,必然会带动全校师生共同树立起优良校风。
6、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师生性情。学校环境对师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学校的物质基础(我们把学生周围的一切陈设也包括在内)——这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是培养他们的观点、信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手段。我们把孩子周围的一切都利用来服务于对他进行体、德、智、美诸方面的教育。”优化育人环境是建设良好校风的重要途径之一。
五、校风的主要内容
1、实事求是是校风的根本。坚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表里如
一、具有实干精神而不是追求虚名、华而不实的品质,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勤奋学习是校风的基础。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勤奋学习的动力来源于求知的渴望,求知的渴望来源于崇高的理想。
3、民主团结是校风的保证。团结是建立良好集体的必要条件,在一个团结和睦的集体中,能增强集体的战斗力、凝聚力,增强集体成员的光荣感和自豪感。一个民主团结的环境,才是学术思想活跃、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4、进取创新是校风的活力。它反映追求真理、永不知足的精神,敢于提出新问题、新设想,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打破陈旧的框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校风建设方案【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