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国的历史资料(新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中国古代史 篇一一、远古时代一、远古时代
元谋人 云南元谋 距今约170万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 距今约70——20万年。评价1,用天然火;2,制造工具。
山顶洞人 约18000年前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评价1,人工取火;2,进入氏族公社。
河姆渡氏族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距今约7000年 母系氏族。评价1,使用陶器,食物剩余;2,栽种水稻。
半坡氏族 陕西西安半坡村。评价1,工具先进(新石器时代);2,种聚;3,原始文字。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山东省大汶口 距今约4000、5000年。评价1,人类社会进入父系;2,贫富分化。
黄帝、炎帝 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黄帝、炎帝部落联盟——华夏族主干。“炎黄子孙”
尧、舜、禹时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禅让”
二、夏、商、周
夏 公元前2070年 启建立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商 公元前1600 汤建立。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至殷。 “殷墟”发现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 司母戊大方鼎——世界最大青铜器。四羊方尊。
西周 武王伐纣——公元前11世纪左右,牧野。周平王—洛邑(平王东迁。分封制;井田制:土地被划成方块形,阡陌纵横,好像井字状
春秋时期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齐桓公称霸 1,管仲改革—国家强盛;2,尊王攘夷。
城濮大战 晋胜楚败。吴越战争。
老子 道家 《道德经》辩证法思想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无为”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政治主张:“仁政”“礼”治。教育成就:A、兴办私学;B、“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孙子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战国时期 封建制确立时期
商鞅变法 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阶级地位)2,奖励耕战(打击奴隶主)。3,建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结果:秦逐渐强盛,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 秦蜀守李冰 成都附近岷江流域。
冶铁业 宛、邯郸
扁鹊 “望、闻、问、切”
鲁班
墨家 墨子“兼爱”“非功”,反对奴隶主殉葬。
儒家 孟子 《孟子》“民为贵”“君为轻”“仁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荀子 (唯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
道家 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法家 韩非子“法治” 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的反抗。
兵家 孙膑 《孙膑兵法》
屈原 楚辞 《离骚》
三、秦、汉
秦 公元前221年 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
秦始皇: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1,自称“始皇帝“;2,经济、军事大权集中在自己一个人手里;3,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4,推行郡县制度。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文化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军事 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抵抗匈奴。
陈胜、吴广起义 蕲县大泽乡 建立张楚政权。评价: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楚汉战争 性质:地主贵族争夺皇权的战争。刘邦注意收揽民心,又善于用人,恢复了关中(打下了经济基础)。最后,项羽自杀。
西汉 前202年 刘邦 都长安
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1,重视发展农业生产;2,三十税一;2,,取消“连坐”和残损肉体的刑罚。
汉武帝:1,推行大一统“推恩令”;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地方。第一次 前138年。第2次,前119年。作用:A,加强了汉朝同西域经济文化的交流;B,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统治;C,打通了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再从安息转运西亚和欧洲的大秦(地形—关中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帕米尔高原)。4,北击匈奴。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 进行币制改革
东汉 “光武中兴” 光武帝刘秀 公元25年 都洛阳措施:1,释放奴婢;2,惩治贪官污吏。
班超经营西域 公元73年 目的:恢复东汉政府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甘英到达了亚洲西部的波斯湾。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第一次从海道来到中国,(《后汉书》)这是中国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
蔡伦 105年 改进造纸术 朝鲜、日本、阿拉伯—非洲、欧洲。
《九章算术》代数、几何。
地动仪 张衡——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华佗 “麻沸散”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方法的医生。“五禽戏”
司马迁 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 《史记》:黄帝至汉武帝时期二三千年间的史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佛教 西汉末年(公元前后1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道教 主张修身养性,炼丹制药,得道成仙。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200年 曹操打败袁绍。结果: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赤壁之战 208年 孙权刘备联军打败了曹操,以少胜多。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基础。三国:魏 220年 都洛阳;蜀 221年 都成都;吴 222年 都建业。230年,孙权派卫温带领一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
两晋 266年 司马炎建立晋朝 都洛阳“西晋”
少数民族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317年 晋朝皇族司马睿 都健康“东晋” 北方“十六国”
淝水之战 形势:前秦王符坚强征各族人民当兵;谢安主张坚决抵抗,并派将领谢石、谢玄迎击前秦。383年 东晋打败前秦,结果:前秦的统治瓦解了,北方又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士族是一群极端腐朽的社会寄生虫。
北魏孝文帝改革 鲜卑族拓拔部 “缓和阶级矛盾”经济:“均田令”,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的联系。政治:采用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制度,迁都洛阳。历史意义:1加速了当时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使鲜卑族消失;2,北方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促进民族大融合。
祖冲之 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数学专著《缀术》
贾思勰 《齐民要术》:我国现存一部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此处隐藏1157个字……28年 陕北出发 李自成、张献忠。“均田免粮。建立大顺政权。
清军入关 皇太极 女真族名为满族 1636 国号为清 1644 入关占领北京
清朝
军机处 雍正帝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记录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文字狱 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压制反清思想。清朝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1661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
康熙 1696年 打败葛尔丹于昭莫多
乾隆平定大小和卓 新疆天山南路
顺治册封“__喇嘛” 康熙册封“**额尔德尼”雍正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__和**共同管理西藏
《尼布楚条约》康熙 雅克萨 作用:1,中俄历史上第一个平等边界条约;2,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李时珍 《本草纲目》当时世界上内容最丰富,考订最详细的药物学著作,在世界药物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农政全书》明 徐光启
《天工开物》明末清初 宋应星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黄宗羲 明末清初 尖锐的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顾炎武 主张学以致用
王夫之 唯物主义
《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
中国的历史资料之改革开放时期 篇二改革开放初期,引进外资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来源是外国政府贷款。引进外资,提供免税优惠期,合作办厂。,学习吸收国外企业资本管理营销方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加速了对外贸易发展,提高了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1982年农村改革开始如火如荼的行进,承包生产责任制在农村得到普遍推广,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困扰中国多年的粮食问题得到大幅度解决。
在1984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35周年的阅兵式上,邓小平站在天安门城楼面对全国人民和外国使节发表重要宣言:中国到2001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达到1042美元,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订。声明决定香港将于1997年7月1日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
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中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的历史资料之市场经济的建立 篇三邓小平视察
1992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江泽民作《加强各民族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的讲话,提出了90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以普通党员的身份视察武昌、深圳、珠海、广州、上海并发表重要的“南巡讲话”,讲话提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1992年后,改革开放的路线基本确定,中国进入了一个周边国际环境基本和平,国内社会稳定,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阶段,“八五”计划、“九五”计划、“十五”计划均得到了全面实施和基本完成。
中国的历史资料之历史沿革 篇四国家建立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9月29日,会议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9月30日下午三点,会议开始,先以整个名单付表决的方法,一致通过已经协商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共180人;然后,以无记名联记投票的方法,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和委员。检票期间,全体代表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然后回到会场听取选举结果。会议主席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其他56人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最后会议举行了简单的闭幕式。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
中国的历史资料之伟大复兴 篇五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一中全会上,胡锦涛当选为中共中央 ;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胡锦涛当选为。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行。2011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2年11月,党的胜利召开,当选中共中央。2013年3月,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当选,张德江当选全国人大会委员长,任国务院。
中国的历史资料之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失误 篇六大跃进时期
中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但是,1958年全国各条战线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确定了一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
农业上,由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合作社规模越大,越能发展生产力;公社化也是加速建设社会主义,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所以将原有的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99%的农民加入到组织中来。原有正常的经济体系被破坏,农业产值大幅度减少。其特点是“一大二公”,“一平二调”。1960年开始的三年经济困难更为国民经济雪上加霜。
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即在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的主持下,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果断的措施,这是这个历史阶段中的重要转变。1962年1月召开的有七千人参加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1966到1976年是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文化大革命。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中国的历史资料(新版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