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单元 观察物体 篇一1、不同角度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都是两个或三个相邻的面。
2、不可能一次看到长方体或正方体相对的面。
注意点
1)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
2)站在任意一个位置,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
3)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4)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
5)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也可能是不同的。
6)如果从物体的右面观察,看到的不一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相同。
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资料 篇二一、学习目标: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学习难点:
1、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2、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因数和倍数等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5、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6、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7、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
三、知识点概括总结:
1、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图形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如下图所示:
小学数学知识点
2、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性是相同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3、轴对称的性质: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以下性质: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对称轴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4、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1)可以通过对称轴的一边从而画出另一边;
(2)可以通过画对称轴得出的两个图形全等。
5、因数:整数B能整除整数A,A叫作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或约数。在自然数的范围内例:在算式6÷2=3中,2、3就是6的因数。
6、自然数的因数(举例):
6的因数有:1和6,2和3.
10的因数有:1和10,2和5.
15的因数有:1和15,3和5.
25的因数有:1和25,5.
7、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我们将一个合数分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这样的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8、倍数:对于整数m,能被n整除(n/m),那么m就是n的倍数。如15能够被3或5整除,因此15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
一个数的倍数有无数个,也就是说一个数的倍数的集合为无限集。注意:不能把一个数单独叫做倍数,只能说谁是谁的倍数。
9、完全数:完全数又称完美数或完备数,是一些特殊的自然数。它所有的真因子(即除了自身以外的约数)的和(即因子函数),恰好等于它本身。
10、偶数:整数中,能够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11、奇数:整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奇数,
12、奇数偶数的性质: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
(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
(5)相邻偶数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7)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
13、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14、合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合数是由若干个质数相乘而得到的。
质数是合数的基础,没有质数就没有合数。
15、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
16、长、宽、高: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17、长 ……此处隐藏2376个字……同的线段分别连接两组数据中的数。
6、打电话:
规律——人人不闲着,每人都在传。(技巧:已知人数依次_2)
(1)逐个法:所需时间最多。
(2)分组法:相对节约时间。
(3)同时进行法:最节约时间
总复习知识点 篇八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两个数都是质数
互 1和任何自然数
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
1、2、4是8和12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24、36是4和6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
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1)长方体有6个面
(2)长方体有12条棱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4)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5)那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长方形相对的面
(6)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相对的棱
通过以上的观察和讨论可以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个面
正方体 12条棱
长方体 8个顶点
上下面:长×宽 左右面:高×宽 前后面:长×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³、dm³、m³。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³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横截面面积×长 V=sa
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底面积×高
=横截面面积×长
立方:
1³=1 2³=8 3³=27 4³=64
5³=125 6³=216 7³=343
8³=512 9³=729 10³=1000
平方:
1²=1 2²=4 3²=9 4²=16 5²=25
6²=36 7²=49 8²=64 9²=81 10²=100
1方=1立方米=体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dm³=1000cm³ 1m³=1000dm³
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米=100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容积和容积单位
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体积。
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也可以写成L和ML。
1L=1000ML 1L=1dm³ 1ML=1cm³
探索图形
三面涂色:顶点(八个顶点) 两面:棱长(n-2)×12
一面:面(n-2)×(n-2)×6 没涂:(n-2³)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
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三分之二的分数单位是三分之一。
分数与除法
被除数÷除数=除数分之被除数
a÷b=b分之a(b不等于0)
2、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这样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性质。
4、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所有题的答案都要是最简分数)
5、通分
把异分母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所有应用题(最简分数)(所有题)
图形的运动(三)
注意:旋转时(小旗等)是朝上朝下。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则进行计算。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无论是简算,还是混合计算,结果都要是最简分数。
喝牛奶
全部喝完:喝了一杯牛奶,看到了多少次水。
没有喝完:计算喝了多少水和奶。
折线统计图
1、单式折线统计图
只有一根线的折线统计图,叫做单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
有两根线或两根以上的统计图,叫做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学广角——找次品
2、3(1次)
4-9(2次)
10-27(3次)
28-81(4次)
82-243(5次)
…… ……
如果没说轻或者重,在基础上加1。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五年级数学下册复习知识点精品多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