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精品多篇】

时间:2025-06-28 07:11:17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精品多篇】(全文共16666字)

[编辑]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 篇一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在下面方格中,请用正楷字抄写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3分)

2、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第1、2题。(4分)

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zhù mǎn( )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夏正当 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pú fú( )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zhù mǎn( ) pú fú( )

(2)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适当的词语。(2分)

夏正当 之间,正是一个 、生命交替的旺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

B.他说活很幽默,经常说得人们贻笑大方。

C.鸿蒙时期大自然移山倒海造就山川风景的情景总使我遐想不已。

D.雏鸟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以后,我更喜欢它了。

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我知道今天卫生委员安排谁打扫教室?

5、下列选项是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A.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B.于小刚长得像他爸爸,高个,圆脸。

C.一年之季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6、填空(4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③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匆匆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同学们知道吗?我们其实生活在一个语文的世界里。无论是读书看报与人聊天,还是听相声、看电视、逛商场,只要留心观察,随时注意语言现象,总会碰到与语文有关的问题。生活有多宽广,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大;生活有多精彩,语文的世界就有多丰富。各种文学作品,春联、广告、店名、流行语等,都是语文世界的一个部分。今天我班将举行《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组,并完成相应的任务。(6分)

(1)公益广告集锦组 (2)新新词汇组

(3)精彩短消息集锦组 (4)精彩店名举隅组

(5)对联集锦组 (6)校园流行语收集组

(7)口语方言荟萃组 (8)网络语言荟萃组

(9)校园标语创作组 (10)错别字门诊组

①你参加的是 组,你认为你们的行动计划应该是: 。(3分)

②成果汇报时,你代表你们小组致开场白,你这样说: 。(3分)

二、浅层次阅读(35分)

(一)阅读节选自《理想》的文段回答问题。(5分)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缀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8、对第一节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理想可以促使人不断进取,处顺境,不自满;处逆境,不消沉。

B.理想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

C.由追求温饱到追求文明,由追求安定到追求繁荣,都是人们的理想,一句话,理想就是对进步的追求。

D.从饥寒到温饱,到文明,从离乱到安定,到繁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

9、选段中第一节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三节说: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可见理想的重要。你能结合具体的人物事例来谈谈这一点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17分)

【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乙】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巨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11、找出甲段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2分)

12、解释甲、乙段中加点的字。(3分)

省( ) 故( ) 诲( )[来源:学,科,网]

之( ) 子( ) 顾( )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一旦而马价十倍。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此处隐藏14801个字……翁(9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B.公亦以此自矜(夸耀)

C.康肃笑而遣之(派遣)D.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17、下列各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射:尝射于家圃吾射不亦精乎

B.以: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C.去:久而不去周朝、宋朝相去几何时矣

D.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19、从文章可以看出,陈康肃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3分)

(二)书谢御史(8分)

谢御史①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和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②。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③宰相坐耶!”九衢④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⑤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⑥以卒。

(节选自清·吴敏树《书谢御史》)

【注释】①谢御史:号芗泉,湘乡人。②诘:责问。③堪:忍受。④九御(qú):四通八达的道路。⑤筇(qiǒng):竹杖;屐;登山用的鞋。⑥部郎:官名。

2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命卒曳下奴( )(2)和珅恨之( )

(3)乃遍游江浙( )(4)名益高( )

2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断开(限断两处)。(2分)

先 生 益 大 怒 痛 笞 奴 遂 焚 烧 其 车

22、结合本文,说说谢御史被人们欢呼“此真好御史矣!”的原因。(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3—24题。(4分)

西 楼

(宋)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①箔:是用苇或秫秸织成的帘子。

23、诗歌首句从视觉角度描写了风云变化的高潮顷刻,第二句从角度描写雷雨迫在眉睫的情态。两字十足显示了北风狂飙的威力。(2分)

24、按照常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却要敞开四面窗户,从中你可以读出诗人怎样的胸襟?(2分)

五、作文(40分)

请以“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言之有理,表达真情实感。抓住人物的细节和精神面貌来表现人物。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学校名。 (4)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 案

二、1、僻、磐、锲、孺 (2分)

2、C (2分)

3、B (2分)

4、饮后能迅速提高免疫力 不断挖掘传统优势资源推出新品 (4分)

5、D (2分)

6、(1)买 (2)有余 (3)重新 (4)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4分)

7、(8分)(1)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

(2)独坐幽篁里,深林人不知

(3)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

(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8、(8分)(1)C (2)略

三、阅读

(一)(14分)

9、表现在:文章没有花众多笔墨描写旅行沿途的风景,重点写了旅途中的一段难忘的经历,面对一条平坦的柏油大路和一条坑洼的小土路,人们不信任岔路口男孩的指示,信赖自己的判断,进而面临绝境这件事,最终明白要信任他人。这趟旅行,意义非凡,是一趟特殊的旅行。(点到“明白要信任他人”,2分;“意义非凡,明白道理”1分) 10、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的震惊以及因不信任男孩的后悔、羞愧;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众多车子一往直前,表现人们对男孩的不信任。(4分) 11、写音乐,渲染了一种氛围,能很好的烘托人物的心情,作为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为后文故事的发展作铺垫。(3分) 12、男孩是一个善良人,从文中他用不熟练的普通话不断地为众多车辆指示可以看出来,是一个不怕吃苦的人,从文中他站在阳光下,被风吹着,嘴唇开裂得厉害可以看出;是一个坚韧、坚持为人服务的人,并未因人们的不信任而放弃指示;是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人,从他的行为可以看出。(写出2点即得分,共4分)。

(二)(9分)

13、内容上: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分过后,小城春天悄然变化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与下文发现孩童般的快乐,文末“幸福的感觉如同春日的暖阳照进心里”相映衬。(2分)结构上:引出下文我与儿子一起踏青的内容(1分)。

14、第一次,表现与儿子蹦向树丛去时,我担心他受伤;第二次,表现“我”从儿子的身上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后,将要与“儿子”共同携手,慢慢享受生活中的细小的幸福,将掌心里的温暖和幸福传递延续。(3分)

15、含义:与自己的亲人能够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发现身边一切的温暖的风景和美妙的时光。(1分)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面对日常琐碎的、好高骛远的、漠视现实的生活,领悟到人应该具有一种发现美、欣赏美的心灵,要积极乐观地充满对生活的期待,将“温暖和幸福”传递和延续。

四、(一)卖油翁(9分)

16、C(2分)17、B(2分)18、略(2分)

19、(3分)陈康肃是一个骄傲自大,但又知错就改的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意对即可)。

(二)书谢御史(8分)

20、(4分)(1)拉 (2)工词,代谢御史 (3)于是,就 (4)更加

21、(2分)先生益大怒 / 痛笞奴 / 遂 焚 烧 其 车

22、(2分)人们有感于谢御史巡城时“痛笞奴,遂焚烧其车”的行为,更敬重其不畏权贵,敢于执法的高尚品格。

(三)古诗文(4分)

23、听觉,吹起

24、“卧着千山急雨来”道出了诗人豪迈的胸襟,诗人最欲欣赏的是作为“主角”登场的“千山急雨”出色表演,这种境界反映了诗人力求上进,欲有所作为的思想境界。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精品多篇】范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题附答案【精品多篇】(全文共1666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