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东方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有限公司
2019年3月25日
目 录
1.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1
2.2工程简述 1
2.3 工程地质情况 2
2.4水文地质条件 2
2.5 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2
3.土方开挖施工部署 3
3.1 施工准备工作 3
3.2 基坑开挖施工工艺 4
3.3标高控制 4
3.4 基坑内排水 5
3.5 质量保证措施 5
4. 应急预案 6
4.1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急事件 6
4.2应急救援方案 6
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8
5.1 安全生产目标 8
5.2安全管理方针 9
5.3 安全管理制度 9
5.4安全管理工作 9
5.5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10
5.6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11
序号
文件名称
编 号
备 注
1
《渤海东方化工厂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2
《渤海东方化工厂项目规划图纸》
3
《渤海东方化工厂项目基础平面图》
4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
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JGJ33-2012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50300-2013
8
《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GBJ50497-2009
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国家规范、图集、标准更改,则工程要求也随之相应更改,按照新标准执行。
2. 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工程建设单位:渤海东方化工有限公司
工程设计单位:河北浚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南大港分公司
工程监理单位:河南创达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河北溢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2工程简述
本工程场地地貌为湿地,地下水位高,水系丰富,开挖前必须进行降水。挖土进行分区开挖。挖土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地下水、基坑挖土、运土、弃土、人工清土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工作,充分利用各道工序之间的时间合理安排施工步骤。
2.2.1 本工程±0.000=3.40m,场地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3.3m,场平后场地标高为
3.3m。
2.2.2 基坑情况:
污水处理厂房槽底
基坑面积:约150㎡,周长约105m,底板底标高为-0.9m。
基坑开挖深度:至碎石垫层底, 开挖深度为0.6m。
2.2.3 基坑周边环境
开挖区域为新建厂区四周为空地
2.3 工程地质情况
2.2.1 场地地形、地貌及现状
该工程位于河北省沧州市渤海新区在建渤海东方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据勘察揭示场区地貌单元属平原。
2.4水文地质条件
2.3.1 区域水文地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确定,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钢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
拟建场地表层局部分布厚层新近回填的人工填土。
2.5 施工现场特点分析
2.5.1 文明施工措施
本工程主要的通道为现场临建道路及秣周东路,对土方的开挖、外运及建筑材料运输等均受一定限制,施工时出土车辆需进行清理及覆盖措施,减少对附近物业、道路的损害或其它干扰及不便。
2.5.2 周围管线的保护措施
开挖区域内不存在市政管线、联通光缆,在施工中需加强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业主及监理单位采取措施。
3.土方开挖施工部署3.1 施工准备工作
3.1.1 技术准备工作
(1)学习和审查图纸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完整,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并及时与设计院对接,确定开挖图纸。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熟悉土层地质、水文勘察资料;会审图纸,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和周围地下管线等的关系。
(2)进行方案交底及技术交底。
(3)工程场地测量 ……此处隐藏1685个字……查制:安全总监和区域责任工程师必须督促与检查专业配属队伍对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进行了检查。
5.3.3 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实行验收制,凡不经验收的一律不得投入使用。
5.3.4 危急情况停工制:一旦出现危及职工生命财产安全险情,要立即停工,同时即刻报告公司,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险情。
5.3.5 持证上岗制:进场工人和调换工种的职工,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殊工种必需持有上岗操作证,严禁无证操作。
5.3.6 施工现场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防护标准必须符合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标准等相关规定。
5.4安全管理工作
5.4.1 项目经理部负责整个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严格遵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的有关安全措施组织施工。
5.4.2 区域工长要检查作业队、专业配属队伍,认真做好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书面交底工作,被交底人要签字认可。
5.4.3 在施工过程中对薄弱部位、环节要予以重点控制,特别是大型施工设备从设备进场检验、安装及日常操作要严加控制与监督。凡设备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一律不准使用。
5.4.4 分析安全难点,确定安全管理难点在每个大的施工阶段开始之前,分析该阶段的施工条件、施工特点、施工方法,预测施工安全难点和事故隐患,确定管理点和预控措施。在土方施工阶段,安全难点集中在:
(1) 开挖过程中的机械伤害;
(2) 基坑周边、降水井的防护,防坠落;
(3) 边坡稳定,防坍塌事故。
5.5 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5.5.1 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
5.5.2 建立现场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现场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
5.5.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的规定。
5.5.4 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
5.5.5 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也不得沿地面明敷设。
5.5.6 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内、外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
5.5.7 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须统一式样、统一配制, 箱体统一刷涂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拦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联接,采用外插联接方式。
5.5.8 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
5.5.9 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体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事故发生。
5.5.10 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按标准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
5.5.11 在采用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
5.5.12 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保证现场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
5.5.13 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开关箱内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有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电气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
5.5.14 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草、杂物。
5.5.15 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
5.5.16 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应由专人负责。
5.5.17 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作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地点应防潮、防雨、防砸。
5.6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5.6.1施工现场场容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要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平面图,对施工区统一规划和管理,避免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确保施工区的有序,创造整洁、有序、安全的作业环境。在征求业主方的同意后才开始搭设现场各临时设施。
(2)施工现场道路和堆料场地面全部硬化,做到平整、坚实,黄土不露天。统一设置排水系统,做到雨天不积水,严格防止结构内进水积水。每次雨后检查现场,发现排水不畅的有积水的地方马上进行整饬。
(3)施工区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到甲方指定区域。
(4)施工现场暂设用房统一规划,暂设用房禁止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搭设,并符合环保、消防的要求。
(5)施工作业面通道有显著标志,无建筑垃圾,有良好的采光或照明,且易于行走,安全措施可靠。对建筑物内外的零散碎料和垃圾渣土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楼梯踏步、休息平台等部位保持干净整洁,保证人员通行。
(7)运输道路和作业面落地灰及时清理。砂浆、混凝土倒运时,用容器或铺垫板。浇筑混凝土时,采取防撒落措施。
(8)现场参与施工的工人严禁酒后作业、带病作业。工人操作地点和周围必须清洁整齐,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施工垃圾和洒漏的各种粉屑材料及时清理。
5.6.2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内各种料具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指定位置存放,并分规格码放整齐、牢固,做到一头齐、一条线。砖码放成行,高度不得超过1.5m,砌块码放高度不得超过1.8m。
(2)合理制定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合理安排材料进场,随用随进,不得在场外存放施工材料,各种材料不得长期占用场地,各种废料及时处理。施工现场剩余料具和容器及时回收,存放整齐,并及时清退。
(3)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内及结构内垃圾存放点,施工垃圾及时分捡、有使用价值的回收、利用,废料及时清运出场。
(4)钢材、木材等料具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节约用水、用电,消灭长流水和长明灯。
(5)施工现场内的各种材料,依据材料性能妥善保管,采取防雨、防潮、防晒、防火、防损坏等措施,贵重物品、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及时入库,专库专管,加设明显标志,并建立严格的领、退料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