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泊船瓜洲》语文教学教案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泊船瓜洲》语文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 :
1.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诗歌的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
3.使学生能品味诗歌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意思,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体会诗中的情感,把握炼字的好处。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积累了不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泊船瓜洲》。
二、初步参与
1.同学们课外已经做了预习,你对作者了解了多少?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北宋临川人。他视南京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他的诗善于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诗句,情真意切。
2.介绍地真具体。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把这首诗读得正确、流利了。给你们准备一下,马上请几位同学来读一读。
3.指名读,教师充分肯定。并激励其他同学大胆展示自己。
4.古诗琅琅上口,不少同学预习这首诗时就会背诵了。这样,再给你们准备一下,看谁能背诵,比谁背得熟练。
5.指名数名学生背诵。教师夸奖:你们走在了学习的前面,真了不起。
三、充分参与
1.书读得很准确。不过,如果要带上感情,还须理解诗。今天,
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
(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全班交流。指名说,其他人补充。
四、精读感悟
(一)读题
1.“泊”“瓜洲”什么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B.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1)板画地名位置(师――京口,生――瓜洲;怎么知道的?)
(2)“间”“一水”指什么?并让学生改变句子表达方式(把、被字句)
(3)“钟山”(生板画)与诗人有什么关系?“数重山”什么意思?
(4)让学生说说第二行诗句的意思
(5)齐读一二两行,再说说第一二两行写了什么?
(6)体会感情
现在诗人的船停泊在瓜洲,与自己的第二故乡钟山很近,他可能会想些什么?如果是你,又会想些什么呢?
(靠家近),应该(应该还)看看,用这一种心情来读好前两行诗。(练读――指名读――再练习――指名――齐读)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又绿”什么意思? 说诗句意思,并体会诗句的意思
这句诗写出诗人怎样?(离家久)
靠家近,应该还;离家久,怎么样?用三个字来概括(更应还)
(2)意会“绿”字
a.故事及想象: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请同学们想想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
(到、过、入、满、来、拂、碧)
b.比较中体会讲诗人用字的准确性(“绿”字化静为动,画龙点睛,体现江南的美)你似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哪些词语?(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还会想到哪些诗句?(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c.推敲:我也炼一炼
选词填空:
旺 浓 闹 红杏枝头( )
动 拂 翻 皱 起 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3)朗读并评价(边读边想象)
(4)说第四行诗句的意思并改变句式。(!?)
(5)“明月”换成“月亮”行不行,为什么?
(圆月代表团聚,体会到什么?思念家乡)(拓展:李白《静夜思》及苏轼的词)
(6)角色转变,体会感情
是啊,诗人身在异乡,遥望着故乡,可能也想起了许多诗词曲赋,他的思乡之情会更加地(急切)(思家切)。让我们怀着想念家乡的感情朗读后两行诗。
(7)第一二行诗说靠家近应该还,第三行诗说离家久更应还,最后一句该怎么说?(思家切何时还)
(8)你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不能还?)师生根据搜查的资料介绍原因。
(二)情景交融,走个来回
全诗从哪些字词中反映出诗人的思乡之情的?(一水间、只、数重山、又绿、何时)
(三)指导读背,释放感情
(1)划节奏,注意读出韵味与感情
(2)读诗比赛(想象并设身处地地进行朗读)
五、作业超市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一幅作品(或书法、或绘画……)
3.课后收集思念家乡的诗
4.推荐阅读《登飞来峰》
《泊船瓜洲》语文教学教案2一、简介作者
二、范读诗歌
三、学习古诗
(一)、学习前两行诗。
1、学生朗读古诗,找出哪一个字写诗人想回家?(还)
2、诗人为什么想回家,看到什么景物使他想回家?我们先来看题目。
3、“泊”是什么意思?汽车停站,能否说“泊”站?
4、诗人把船停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朗读一、二行诗。
5、这两行诗中有两个地名,谁知道京口是在什么地方?瓜洲是在什么地方?
教师画图表示京口的位置,指名学生在图上指出瓜洲的位置
6、“京口瓜洲一水间”是什么意思?
把“一水”放在前面可以怎么说?还有什么说法?(京口瓜洲被一条长江隔开了)还有几种说法?
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种说法,说明了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解释古诗。
7、齐读第二行诗,钟山在什么地方?(在图上画出)
“数重山”是什么意思?这一行诗连起来怎么说?
8、从“一、只、数”可以看出什么?(离家乡不远)
京口是在对岸,可以看得见,那么钟山与诗人有什么关系?
9、我们刚才抓住了“一、只、数”来理解,那么这两行诗该怎么朗读呢?学生练读。
10、诗人离家很近了,应该怎样?(靠家近应该还)
11、用“靠家近应该还”的语气再读这两行诗。
(二)、学习后两行诗
1、读三、四行诗,这里有一个字较难理解:“绿”是什么意思?整行诗的意思 ……此处隐藏2016个字……?(思家不能回的无奈)再读。
e.谁能把这首诗完整的意思说一说?
f.谁能 把整个作品读一读?
g.读完以后,你们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3.让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互读或者小组内互相读课文。
4.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由教师范读,帮助学生
领悟。
三、背诵
1.试背(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试背)
2.全班进行汇报背诵的结果。
四、说说
1.交流收获,粗通诗意四人一组交流,结合资料讨论,写下收获和疑惑。讨论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提问点击课件,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2.体会诗的情感,深入推敲
(1)下面,老师要请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结合插图,看看是否可以读出问题来。如果可以,那你们就更善于读书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上”中“绿”的用法。“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明月图上没有。
(2)教师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并引入对“绿”的推敲。细细地品读这句话,你能从这个“绿”字中感受到什么?个人思考。
(3)小组简单交流。“绿”更能展现春风吹过,江南一下子变“绿”的神奇景象。或者是“绿”更能表现“春风”的来无影,去无踪。或者“绿”能让我感到春天的勃勃生机或者说“绿”还能看出作者心里充满希望,对前途充满信心。
(4)他的问题老师也相信你们有逛街的见解。学生简单交流后,全班发言。(略)
(5)学生朗读,说说自己侧重表现的感情:有的侧重表现其思乡,有的侧重表达对前途的信心。有的侧重表达他对江南美景的爱恋。教师要充分鼓励学生个性化的朗读。
(6)那我们课外又了解哪些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词呢?推敲诗中诗人所用的一些词语之妙处,并通过形象的位置图展示出当时作者所在地,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五、做做
学生在体会诗的意境后,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同学们大多数会采用朗读、书画、戏剧表演等形式来表达当时的意境。
六、回归整体,总结全文
先由学生自己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的概括。
[总结]作者在此地——瓜洲;此时——明月;此景——春;自然想到了——“还”;抒发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情感。(光标引领说)
知识拓展延伸(课堂作业)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主动地感悟真情、推敲诗句,学得生动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下面,老师布置一下课堂作业。
选做题1:根据《泊船瓜洲》,重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
选做题2: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
选做题3:诗人贾岛写《题李凝幽居》时,为一个字犯了愁,你能帮帮他吗?鸟宿池边树,僧(推、桥)月下门你觉得哪个字更能表现月夜的寂静,为什么?
板书设计
学习方法:读、说、背、做、写
泊船瓜洲
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靠家近,很难还)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久,早想还)
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家切,不能还)
《泊船瓜洲》语文教学教案5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大体理解诗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
3、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
4、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直接揭题:泊船瓜洲
2、理解诗题,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自由说说。
(1)“瓜洲”,教师随机画画简图。
(2)“泊”,教师提示注意字音与字意的联系。
3、了解诗人。
学生交流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背背积累的王安石的诗,
并适时提示学生注意王安石与江苏的关系,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王安石的父亲在江苏南京当过官,他的童年是在南京度过的,因此他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就是王安石接到圣旨,赴京任宰相途中写下的。)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初读,读准字音。
教师提示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一水间(jiàn)数(shù)重(chóng)山照我还(huán)
2、再读,理解诗意。
想一想,为什么这么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解决。
(1)解决前三个读音——理解第一句。
借助简笔画理解。
(2)解决第四个读音——理解第二句。
引导学生联系创作背景进行理解。(明月下,遥望家乡,自然想回家:“huán”)
(3)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3、品读,深化理解。
(1)读读诗句,想想意思,是否有新的疑问产生?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a、瓜洲隔着宽阔的长江,中山距离京口相当遥远,但在诗人笔下那家乡似乎离得很近,这是为什么?
b、为什么寄希望于明月将自己照着返回家乡?
(2)引导学生释疑,在此过程中体会诗人之思乡心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师描述情境:皓月当空,微风拂面,远眺家乡,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故乡。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引导学生运用积累的描写江南春景的诗句进行描述。
2、引导学生将想象与现实作对比,体会诗人思乡且无奈的内心。
3、有感情朗读。配乐朗读。熟读成诵。
四、品用词,练语感。
(一)品评“绿”字
1、王安石写诗每个字都要经过仔细推敲,你知道诗中哪个字是王安石反复推敲才决定用它的吗?
2、猜猜他曾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
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绿”字比一比,“绿”字好在什么地方?
小结:是啊!一个“绿”字,引发了我们学生多少联想
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
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
(二)尝试推敲。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
1、红杏枝头春意( )。(旺、闹、浓)
2、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动、皱、翻、起)
五、自主小结,自主作业。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总结)
2、你认为这堂课应做什么作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特长进行巩固或延伸,如配乐诗朗诵,画画情境图,改写散文或现代小诗等等)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泊船瓜洲》语文教学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