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19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1雨过天晴,栾川职高对面的老君山格外的美丽,淡如蝉翼,轻如烟的雾,缠绕在半山腰上。课间10分钟,趴在阳台上与同学们一起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我们学习着、充实着、快乐着!
在栾川职高的半个月里,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分别和自己的指导老师沟通联系。听课、备课、讲课、评课、反思,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去听老教师讲课,每一次听课都有意外的收获,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循循善诱的育人本领,令每一个实习生都敬佩不已。
上课时,我们会邀请其他同学去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课后,我们会互相评课,在这一刻,我们感受到来自同伴的温暖与真诚,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指导教师细致的点评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在这里进步很快,憧憬着自己当上老师之后的生活。
教学之外,我们积极深入班级进行班主任见习。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身上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我们也会畅所欲言,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故事,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学生们的目光中充满了不舍,这一刻,我们感受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幸福。
课外,我们与学生们一起跑步、打球,倾听他们的心声,从孩子们的笑脸中我们获得了幸福和满足。
实习正在进行,我们的收获也在持续。我们坚信,在这里,永远都是艳阳天!因为我们在收获,我们在成长!
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23月5日中午到达=中学,简单收拾一下行李,用过午餐,即开始岗前培训。校领导参加会议,在会上谈到,作为一名顶岗实习学生“台下”与“台上”的关系问题,由台下坐着听课的学生转变为台上讲课的教师,在这一刻变成了现实,这种转变就在眼前,它触手可及。
一是学会转变角色。一路走来,已经在讲台下听了14年的课,但是一直是以学生的身份,一个比较被动的姿态去聆听。但是现在却需要学会改变角色,既是一个学生,向优秀教师学习讲课方法,聆听指导教师教学建议;同时也是一位教师,以未来教师的身份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另外在课堂上要随时进行身份的换位,既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待授课教师的这一节课是否容易听懂,同时也以教师的身份去审视这一节课是否重难点突出,讲课的方法是否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
专业学习、事务工作、教学实践三者必须同时兼顾,同时扮演着几种角色,要随时适应各种角色。虽然对现在刚实习的我来说还比较困难,但是我在努力的过程中也享受着这种亦听亦学的充实生活。
二是学会转变心态。从市里的大学来到贫苦乡镇的中学,面临一系列问题,教学任务繁重问题、餐厅用餐问题、公寓住宿问题……对于这些困难我们要端正心态,不是贪恋生活的享受,而是在中国社会的最基层体验生活的艰辛。面对学校教师紧缺的严重局面,要以一颗紧迫的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去,要具备一种精神,或者说是一种工作态度,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下到基层,来到自己不熟悉的工作环境,要多听、多看、多想、多做。要知道自己能否胜任中学教学工作,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态度对了,即使自己以前没学过的专业知识、没掌握的教学技能,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渐的掌握,不断的提高。态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牢固的知识基础也不会把工作做好。
下到基层,学会转变心态,把自己整个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用心去体验这份工作,饱含着对教育的热情,用心去做好这份工作。
三是学会适应环境。一般来说,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中学的教学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大学主要是学习教学专业技能和提高学习能力,在中学主要专注于应用教学专业知识和增强业务能力。要适应中学的实际工作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习外,还必须要亲自走进学生,接触中学教学实际,参加教学工作实践,通过对教学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
顶岗实习是师范生进入社会前的缓冲时期,除了教课带班的实习任务之外,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也是实习中的重要一课。因此,处理好与实习学校领导及指导老师的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另外,顶岗实习分队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也是实习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学会适应教学工作环境,实际体会一般教师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相信经过我和我们整个顶岗实习分队不断的完善和努力,能很好的适应教师的身份,能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辜负自己,不辜负这些学生。
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3一年级的小学生,很好教导,对于比较调皮的学生,我向来严厉,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大家都还比较听话,我教导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让他们学会做广播体操,每天上课都在练习广播体操,对于动作没有做好的学生我都会指导。广播体操我很久没有做了,想要教导好学生,我就得自己学好体操,因此我苦练了多月,终于达到了标准,才教导学生。毕竟身为老师我必须要以身作则。
体育课更多的是让学生们锻炼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为了加强他们的锻炼,我一般安排二十分钟课是专门训练,和比赛的,二十分钟是用来自由活动,毕竟体育课还是有些累,不能把他们当做成年人看待,他们需要休息,所以要劳逸结合。这样避免因为过度运动让他们拉伤肌肉,不然出了问题可能解决不了。
开始的时候,因为对学生比较严厉,很多学生都不敢与我沟通,当与我相处的时间长了,一些学生也慢慢的学会了与我沟通,发现有一些学生比较内向,他们需要多锻炼加强,有些外向比较好动,因此我给这些学生很多任务,让他们去完成。教导他们跳绳,跑步,蛙跳等让他们自己选择完成了体育课的课程,他们就可以只有活动。
体育课也需要考试,对于学生第一次考试,我也有些紧张,毕竟这是我的学生第一次考试,我在旁边做观看,有监考老师专门负责测试,我教导的学生,考试成绩不错,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比较标准,因此我也得到了大家的表扬,学生也都喜欢上我的课。
虽然只是一个体育老师,但是对我来说却是一次不错的锻炼,因为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与学生沟通,也明白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学生学习不好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压力,不喜欢,不能只压迫他们去学,而是要引导他们去学,只有当他们喜欢上了这门课,成绩提升上去了,适当的严厉教导有利学习,如果让学生感到了厌烦,就算教导的再好,学生也会走神,因为他们的心思本就不在课堂上。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觉得这样做对就做,而是因为责任,我们老师不管教导什么课程都必须要让学生学有所得,能够得到成长 ……此处隐藏17948个字……备。你的备决定了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思路,也决定整堂的效果。在备方面上,每周物理科组都会召开备组会议,大家集体备,科组长会讲解本周教学计划、教学重难点。其余的老师会重点交流探讨某节的备思路,这也让我获得更多地素材和资去备,此时的我会结合自己之前的思考,为自己的备定个思路。接着,我会撰写详细的教案,与同专业的队友讨论思路,并且咨询指导老师的意见后进行修改,最终确定自己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领悟物理教学的重点以及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与区别,这是教学技能提升非常重要的一步。教案确定后,在每次正式上前,我都会进行一次试讲,并根据队友的意见,磨练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语言。做好了准备后,终于登上讲台。
在堂上,会有点紧张的情绪,指导老师认为作为一名理科的老师,应更稳重。由于我是同时教6个班,同样的程设计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所以在备中,我们应根据每个班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备,不仅要备好教学内容,统一知识点答案;还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能力和原有的知识水平。
对于新老师而言,最大的困惑应该是知识点特别是难点要教到什么程度、难以处理重难点,容易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多与指导老师沟通,指导老师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非常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多与指导老师探讨这个问题,能获益良多。
每次讲完后,我都会积极与指导老师冯老师沟通,探讨我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总结得出几个问题:第一、堂上语速过快,学生们的思路不一定能跟得上;第二、板书技能比较差,板书较为混乱。第三、教学难点把握不足,细节方面处理不够好。第四、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在教学中注意幽默感。针对这些问题,在后期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语速,学着去设计板书,恰巧另外一位物理实习老师板书技能特别好,每次上都请教她设计板书。对于第三点,我认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这是深入到教学经验和对新标的领悟的问题,这让我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应好好重视对新标的学习。最后一点,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应该深入地去体会如何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后,也应多与学生沟通,询问学生对你的授有什么地方觉得还是不懂的,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适当修改自己的教学方式。
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18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结束了。在实习期间,深受学校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这期间,我主要完成了两方面的实习工作:
一是见习,第一个星期听指导老师讲课,学习教学方法和吸取教学经验。二是亲自上课和上机操作指导,在上课过程中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指导老师和其他实习生听课并点评,指出不足,保持优点。
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课在现在还是新开课程,并没有很多的教学案例可以借鉴。唯有教师自己深入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认真地备好课,以达到上课时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到正确的方法为止。在我第一次实际深入到课堂上时,有很多是在师范学校没学到的,没遇到过的难题,尤其是信息技术这一门新兴的课程,因为信息技术课与别的传统学科并不一样,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自主学习动手能力,学生通常在接触到新鲜事物时有很大的好奇心和兴趣,特别是对于电脑这日趋重要的工具。这时,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从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着愿望,兴趣溢生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课上,特别是在上理论课时,学生有时没有专心听讲,或者听不懂意思。所以,我们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研究教材,从中提取教学的着重点和闪光点,围绕这一点,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有恰当的比喻来上好一堂理论课,这样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上文字处理软件WORD认识的第一节课时,我就用学生平时最常用的纸和笔来对照WORD的空白文档和输入法,让学生明白用电脑来写作也和有纸和笔来写作一样方便,并还有更多功能和作用。这样,在没有机器演示的情况下,学生就可以了解和认识WORD并掌握了一般的操作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就是我在这段实习期间的上点深切体会,这段时间的'经历对于我们将来的工作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启示,毕竟这是从一名师范生转化为一名教师不可少的过程。当然,信息技术课更注意的是让学生实际的上机操作摸索,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上机课要是上理论课的2倍。上机时间当然也不是随学生自己盲无目的在操作。在开始,教师得亲自演示操作过程,通过教学软件广播,让学生参考操作方法,同样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可达到目的的方法是有许多种的,教师就不可拘束于一种方法的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发现别的方法来实现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探究的能力,教师不时地加予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电脑产生更浓重的兴趣。
实习教师的工作总结19在之前的几周中,我意识到了当老师不仅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管理经验,还得需要具备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的品质。这后面一点,我在过去的一周中有了很深的感悟和体会。因为在这一周中,我在ppt课件制作上犯了点错误,都是因为没有认真细心,由于马虎大意犯的错误。一个错误是一篇阅读后的一个题目中出了一个数字“300”,然后我在幻灯片制作时不小心打成了“200”,讲课时我就按照幻灯片上给的提示讲,直到有个学生提出问题,幻灯片上给的数字和课本上给的不一样,我才意识到自己在课件制作上的错误。另一个错误也是出现在课件上的,也是一篇阅读,课后有几道练习,通常我会把练习题题目呈现在课件上,这次我也把练习题题目写在了幻灯片上,但是有一道练习,也就是最后一道练习,在后面那一页上,我没看后一页,以为练习在前一页就都结束了,所以课件上就少了一道练习,这个问题我在讲课过程中才意识到,当然不会影响授课过程,因为练习题目课本上都有,但是教师的授课状态与授课顺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通过这两件事,我认识到了细心的重要性,尤其是做老师,一定要把细致入微作为一项需要时刻注意的工作来对待,保持细心的态度,在学科教学和课堂管理上做到认真谨慎,比如上课之前要先检查人数,看看学生是不是都全了,在上课过程中要留意学生的状态,及时调整授课情况,在教学上,例如教学课件的制作还有教学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步骤的安排,都不可马虎大意。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想的教学安排是否合理,我们在课前越细心越认真地备课,我们在实践中才能尽量地少犯错误。原来做学生时,老师教导我们要认真细心。现在我们做了老师,但细心这种宝贵的品质我们依旧不能丢。做老师的“细心”,不仅仅是谨小慎微、认真仔细,更包含了老师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如果我们真心关爱学生,那么逐渐地我们就能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习惯,这个培养这种习惯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不断提高的过程。从我的两件反思中,我也能看出,这两件反思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这种反思中,我们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弥补,由此可见,及时总结及时反思是非常的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