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卫生统计调查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寒假社会实践医疗卫生调查报告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购销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带动了医疗健康话题新的热点——“如何让虚高的药价缩水?如何让生病不再成为贫穷的砝码?如何让看病不再成为生活的难题?”
一、市民就医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医疗水平高
我所xx年6月的社情民意调查数据显示,84.5%的市民将保持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未来生活的首要手段,认为保持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未来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并享受未来幸福生活的前提。此次我们发现,33.4%的市民对健康问题感到较大或很大的压力。
1、多数市民就医更看重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安全
2、低收入市民就医考虑“医疗费用低”的比例高于“医疗安全”
对于医疗费用和医疗安全这两个因素,中等收入的市民就医时考虑医疗安全的(64.4%),比考虑医疗费用低的多15%;对于收入较低和收入很低的市民,更多的人把“医疗费用低”作为选择就医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院长徐秀玉代表认为,“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应该尽快建设一批福利性质的‘平民医院’,以低廉的价格,为贫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如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普通病都可以,医院按病种收费,药的价格和检查费、住院费都要比普通医院低,政府对医院实行有效的补贴,然后用政策价格杠杆让患者选择治疗的医院。
二、半数以上的市民担心医护水平低,花钱不治病
1、42.5%的被调查者对医生诊断的准确性持负评价
六成多市民认为医院大夫在“仔细询问病史”和“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方面做得好。63.9%的市民认为医生询问病史很仔细;63.0%的市民认为医生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超过半数的市民认为医生能够预约复诊时间、认真检查、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不开不对症的药以及诊断时不做无关的事情。看来市民就医不用太担心医护人员的态度问题。
然而根据调查数据,48%的市民称接诊的医生不给患者详细解释服药的方法;多达42.5%的市民认为医生诊断不很准确;36.9%的市民否定医生治疗方案的切实性——难怪52.2%的市民担心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低,花了钱治不好病。
43.0%的市民担心在医院看病时发生交叉感染,旧病未除又添新病;41.8%的市民担心看病花销大。
另有34.3%的市民上医院怕麻烦,嫌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形容说:“在北京,不少医院特别像超市,而且特别像大甩卖日子里的超市,医院里比肩接踵的情形,令人望而生畏。”
3、32.5%的市民担心使用血液制品发生交叉感染
我们考察了市民根据自己的放心程度,以10分制(0分最低,表示“根本不放心”;10分最高,表示“十分放心”)对医院与交叉感染控制有关各项的评分,发现市民对使用血液制品的放心程度最低,平均只有4.70分。
表1:市民对医院与交叉感染控制有关各项放心程度的评分(10分制):
选 项
平均数
标准差
使用血液制品
4.70
2.947
医疗器械的消毒
5.6
2.718
空气消毒
5.63
2.600
一次性医疗器械不被重复使用
6.06
2.96
三、77.6%的市民认为勤洗手能有效防范传染病
如果把医院划分为医院中的医学(临床治疗和护理)和社区中的医学(公共卫生措施),那么无论是从经济学的最小投入最大产出标准,还是从人道主义原则来看,预防疾病都应该优先于治疗疾病。 北京市民认为目前对自身威胁最大的传染病居前五位的分别是:乙型肝炎(67.1%)、流行性感冒(63.5%)、传染性非典型肺炎(55.2%)、肺结核(45.9%)和艾滋病(39.5%)。
【第2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医疗卫生调查社会实践报告卫生调查报告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提出“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购销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带动了医疗健康话题新的热点——“如何让虚高的药价缩水?如何让生病不再成为贫穷的砝码?如何让看病不再成为生活的难题?”
为了解北京市民的医疗卫生问题,北京社会心理研究所于xx年3月21日至27日进行了一次入户问卷调查。调查样本的选取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样本来自城八区8个街道,共计15个居委会,有效样本600人。被访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性别比例被控制在1:1左右。
一、市民就医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医疗水平高
我所xx年6月的社情民意调查数据显示,84.5%的市民将保持健康的身体作为保障未来生活的首要手段,认为保持健康的身体是保证未来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并享受未来幸福生活的前提。此次我们发现,33.4%的市民对健康问题感到较大或很大的压力。
41~55岁的中年人对健康问题普遍感到压力大,其中51~55岁的市民21.1%对健康问题感到压力较大,40.4%感到压力很大,远远高于总体水平。
1、多数市民就医更看重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疗安全
市民选择就医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前五位依次为:医疗水平高(81.5%)、医疗安全(61.7%)、医疗费用低(58.9%)、服务态度好(57.3%)和离家近(57.2%)。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只有不到一半(46.2%)的市民将“是否公费医疗定点医院”作为就医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2、低收入市民就医考虑“医疗费用低”的比例高于“医疗安全”
对于医疗费用和医疗安全这两个因素,中等收入的市民就医时考虑医疗安全的(64.4%),比考虑医疗费用低的多15%;对于收入较低和收入很低的市民,更多的人把“医疗费用低”作为选择就医所考虑的主要因素。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院长徐秀玉代表认为,“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政府应该尽快建设一批福利性质的‘平民医院’,以低廉的价格,为贫困人群提供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如感冒发烧等常见病、普通病都可以,医院按病种收费,药的价格和检查费、住院费都要比普通医院低,政府对医院实行有效的补贴,然后用政策价格杠杆让患者选择治疗的医院。
二、半数以上的市民担心医护水平低,花钱不治病
1、42.5%的被调查者对医生诊断的准确性持负评价
【第3篇】卫生调查报告含义:调查报告是反映某个问题或某件事情的调查研究成果的公务文书。
意义:调查乡卫生院了解当地医疗卫生情况及人们的评论了 ……此处隐藏35711个字……新校园上学,新校园各方面的环境都非常好,来到这里上学,我非常高兴。
可是,近来学校每天除了早晨,我们操场上就布满了塑料袋、零食袋 我觉得很奇怪,怎么早晨还是干净的校园,一到中午、下午的时候就变脏了呢?于是,我对校园环境污染进行了调查。
调查情况
我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有多少同学在学校小摊上买过零食和有多少同学没有在学校小摊上买过零食,调查如下:我一共调查了50名同学,其中买过零食的同学有10人,约占总数的20%;没有买过零食的同学有35名,约占总数的70%;还有那10%的同学是替同学买过零食。垃圾大多集中在操场、走廊、栏杆角落里,这些垃圾给校园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我又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同学们在学校里对纸屑的态度,调查如下:我共调查了57名同学,其中有21名同学主动捡过纸屑,约占总数的37%;有13人随地扔纸屑,约占总数的23%,还有40%的同学会把纸屑踢到别的同学那儿。这些现象也是校园污染的主要原因。
接着,我又调查了校门口那些小商小贩出摊的时间和收摊的时间以及小摊的数量。小摊一般都是在早上约7点15分就来到学校门口,共有5家;然后中午约 12点30分的时候就收摊,在下午1点20分左右又来到学校门口,约下午6点收摊。而且我发现有很多同学都是在上学前和小摊摊主预订好要买的东西,然后放学后便一窝蜂地跑过去买。
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不允许同学们到小摊前买零食的,可是那 诱人 的小零食让同学们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继续买那里的零食。
有些同学环保意识差,把垃圾随手丢弃在走廊、操场等公共场合。
校园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零食非常便宜,导致同学们去买。
包装袋很漂亮,而且食品的名字也很好听,让许多同学禁不住去买。
零食的味道很 香 ,所以有些同学闻到后便控制不住自己去买。
同学们不会合理利用零花钱,把很多零花钱都用在了买零食上。
同学们经常从本上撕纸张,折成飞机,在教室里满屋子飞,然后随手丢在教室里。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校园环境的污染,大多是同学们自身造成的,同时与小商小贩有很大关系,使得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差。而且有的同学因为吃了这些不卫生的小零食,引发肠胃等疾病,不但自己难受,而且耽误功课,得不偿失。
学校与城市管理部门应加强合作,坚决制止小商小贩口在学校门前摆摊、卖零食;同时倡导同学们要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坚决抵制乱丢纸屑、垃圾等不文明现象,共同爱护我们的校园,让我们的校园变得越来越漂亮。
卫生调查报告(2)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为止,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社区来讲要从小处着手,让居民树立起保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调研,共建社区无大的企业和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问题。主要是生活垃圾包括固体废弃物清理和堆放问题。
一、共建社区街道情况
一条街:建设街。四条路:广西路,一路、二路、三路和青松路。其余为巷道。
二、垃圾堆放情况
主要四个垃圾点分布在:(1)广西北二路(18组)(2)边疆乡西侧(9组)(3)筷子厂(6组)西侧2个垃圾点。
据统计共建社区公厕9个,分布于居民区。公厕附近有垃圾堆放现象。
三、整改建议
建议政府加大投入,环卫处加大整改力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努力与居民共同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新局面。以下是从社区实际出发,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建议环卫处合理分配人员,做到分片专人管理。
(2)由于我社区狭窄巷道多处,环卫车进出困难,希望环卫处可以借助人力,利用好清洁车,使垃圾定点堆放到环卫车可以自由进出的地方。
(3)我社区9处公厕都没有设置垃圾箱,居民在上厕所之便随手堆放垃圾。
以上是我共建社区环境卫生的基本状况和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从社区角度出发,有望环卫处加大整改力度,解决迫在眉睫的垃圾污染问题。
【第15篇】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总要求,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群众呼声作为创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创建第一追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创建第一标准,全面推进清洁、绿化、健康、文明行动,为建设最适宜居住的美丽之洲作出贡献。
如今,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比较关注的话题,环境污染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因此,解决环境问题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其实环境污染包括了好几个方面: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的人把环境污染的范围看待得很狭隘,以为不乱扔垃圾就能改善环境,的确,这是一种良好的措施,但单单靠这一方面是远远不够的。
在调查中,我发现以前的随处可见垃圾现象明显减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绿化带上依稀可见有小包装袋舒坦地晒着太阳,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时乱丢弃的,更有的是居民以图一时方便,从自己家窗口将废弃物扔出去,这不仅仅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被弃的是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伤害了。与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装入一个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楼道下,等社区清洁工来处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好方法,但往深处思考,也就不难发现问题的所在之处,夏天,由于天气很热,食物很容易腐蚀,这样就很容易招引来苍蝇这类飞虫,而且也会发出刺鼻的臭味,影响了整个社区的形象,如果清洁工人没有及时处理好垃圾,那么垃圾袋堆积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多,有的老人经过时,没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脚,很有可能造成伤害。
那如何解决呢?在我们调查中突发其想:在每个楼道底层的楼角处放一可关闭的有盖垃圾桶,居民将垃圾扔入桶中,并随手关好盖子,防止怪味散发,垃圾由清洁工人定时清理,保证不让垃圾过多而造成无处可放的现象出现。
除此之外,噪声污染也需要及时解决。暑期还未结束,很多孩子也未入校学习,而较多的上班族们已投入工作之中,据调查,很多人都会利用中午这段时间好好休息一下,现在很多社区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爱玩的心理的孩子们会在饭后集中去健身处,也就无法避免大声喧哗,其实他们已造成了噪声污染,对于孩子们,要剥夺他们玩的权利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此问题的策略就是显得比较令主管部门头疼的。我个人认为建一些室内娱乐场所也可作为一个好方法,但它须要投入大量资金,如果社区宣传教育孩子们要照顾其他人,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做到不大声喧哗,那么对于社区居民的生活就不会造成影响了。
生活是个人的,而环境是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别人的立场看待问题,相信很多矛盾都可化解。
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居民生活要靠你我他,今天的你做了一件对环境有利的事你并没有吃亏,其实你在给你的生命健康画上一条延长线,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环境问题才能完善解决。
社区环境卫生调查报告范文,尽在范文网。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卫生统计调查报告多篇范文。